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扎实推进绿色低碳的发展机制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30日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24年7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中央政治局工作报告,并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

会议特别指出,用绿色低碳托举“美丽中国”的倡议,从创新引领到绿色转型,以此增加改革动力,让我国的经济迈上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新台阶。

扎实推进绿色低碳的发展机制

全会强调坚定不移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分析了当前形势和任务。要按照党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落实好宏观政策,积极扩大国内需求,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培育外贸新动能,扎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要切实搞好“十五五”规划前期谋划工作,总结评估“十四五”规划落实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 要完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完善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体制机制。完善生态文明基础体制,健全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绿色低碳发展机制。
  • 持续有力开展“碳达峰十大行动”,认真实施空气质量持续改善行动计划,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消纳利用。加快建设废旧物资循环利用体系。
  • 在绿色制造领域,培育壮大新的经济增长引擎,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低空经济、新型储能等新兴产业发展向好,近年来我国形成了高端装备、新能源汽车、光伏等一批优势产业。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大力布局建设未来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形成一批新兴支柱产业,持续增强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已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

尽管中国经济面临困难与挑战,但具备了强大的韧性和巨大的潜力。就支撑经济发展的能源来讲,过去能源曾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然而近些年来,中国经济在绿色低碳转型方面不断深入,新能源产业也顺势成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中国已然成为全球增长的最强劲引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年平均贡献率约达 30%。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这“新三样”的出口持续攀升,有力地推动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转型进程,中国的绿色产能为践行联合国 2030 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贡献了力量。

据美国智库全球能源监测(GEM)的报告数据,中国在建风能和太阳能项目的合计装机容量占据全球总量的64%,这一数字是位居第二名的美国的8倍还多。中国如此的建设速度,让全球在2030年底实现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增加两倍的目标近在咫尺。

巴基斯坦“丝绸之路”研究联盟主席指出,2024 年全球经济遭遇动荡与挑战,不过中国经济依旧保持着高度的韧性。在低碳和新能源技术的范畴内,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光伏面板以及锂电池正大量涌入亚洲、非洲和拉美国家,为有效应对能源和气候变化等全球性难题创造了有利条件,彰显了中国的全球领导力。

三中全会的重要性

三中全会在中共历史上有着特殊意义。1978 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自那以后,每隔五年举行一次的三中全会都相当重要。这些历届三中全会通常聚焦于改革,意味着经济政策方向的重大调整以及新发展战略的提出,为中国的持续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给予了清晰的导向,为中国长期的社会和经济政策确定了总体方向。例如,1993 年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2013 年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其中包含“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等重大论断。

在全球大变局的形势之下,二十届三中全会着重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中国社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及平衡发展指明了方向。其重要性不但体现于它标志着中国改革开放进入新的历史阶段,更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和政府以更大力度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的决心,借由有效的制度改革和创新发展模式,持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与活力。

 

沪ICP备2024073073号 Copyright©荣续智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