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2025年9月24日,新华社发布了一条全球瞩目的消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期间发表了视频讲话,并宣布了中国新的国家自主贡献(NDC),即2035年的碳减排目标,这一目标被称为“第三碳”目标。
这一新目标标志着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的全球行动中迈出了重要一步,也为中国的绿色转型注入了强大动力。此前,中国已经设定了“双碳”目标,即计划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并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而2035年碳目标的提出,使得中国的气候政策路径更加清晰,形成了“2030年达峰—2035年减排—2060年中和”的完整时间表。
2035年碳目标涉及的内容广泛且具体,包括温室气体减排、能源结构调整、产业发展和生态保护等多个方面。具体来说,目标要求全经济范围内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在峰值后减少7%至10%。这个目标不仅针对二氧化碳,还涵盖了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等其他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尽管在大气中的浓度较低,但它们对气候的影响要远超二氧化碳。
此外,2035年目标还提出非化石能源消费要占总能源消费的30%以上,推动中国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积极推广清洁能源。风电和太阳能的总装机容量将达到2020年水平的六倍,目标是36亿千瓦,这一计划将大力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森林蓄积量预计将超过240亿立方米,有助于增强生态系统对碳的吸收和储存能力。
在交通和工业领域,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新车销售的主流,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也将覆盖主要的高排放行业,这些举措将加速相关行业的低碳转型。通过这些多方面的努力,预计将彻底改变中国各个行业的发展格局。
2035年碳目标的提出,弥补了中国“双碳”目标中缺乏中期减排指标的空白。虽然早前已经明确了2030年达峰和2060年中和的时间节点,但如何实现达峰后的持续减排一直缺乏清晰的量化目标和路径。2035年碳目标的设定,为各行业和各地区的减排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确保了更高效的碳减排过程。
沪ICP备2024073073号 Copyright©荣续智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