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8月25日,新华社受权发布了《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这是中办、国办首次针对全国碳市场建设发布的文件。该文件全面部署了加快打造全国统一碳市场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文件不仅明确提出了全国碳市场中长期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和“任务书”,还提出了2027年和2030年需要实现的主要目标。
文件内容覆盖广泛,涉及从碳市场建设的总体要求、制度设计,到交易规则、监管体系,以及国际合作方向等各方面的规划,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上坚定的决心与实际行动。
目前,我国正在构建“强制减排(CEA)+自愿减排(CCER)”双轨并行的全国碳市场体系。一方面,通过对工业领域的重点排放单位实施配额管理,强制约束其减排;另一方面,鼓励社会各界自愿参与,覆盖各类自主减排主体,形成完整的碳减排市场。到2027年,更多高耗能、高排放的工业企业将被纳入配额管理体系,实现由“被动接任务”到“主动控碳排放”的转变;与此同时,自愿减排市场将在新能源开发、生态修复、节能改造等领域取得突破,形成可规模化交易的市场场景。
对于配额管理,《意见》提出要逐步提高配额分配的精准性,优先实施“总量控制”。同时,配额的分配方式将由100%免费分配逐步过渡到“免费+有偿”结合的方式。自愿减排市场方面,文件强调要完善项目的方法学体系,使减排成果更加透明、可量化,同时加强碳减排资源的统筹与管理,确保每一份减排量都能够真实可信。
到2030年,强制碳市场将基本成型,构建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而自愿减排市场也将实现与国际接轨,推动我国企业更好地适应全球碳规则。此外,文件还提出,要打破地方碳市场壁垒,推动试点地区与全国市场的整合,确保碳配额在全国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与高效定价。
在自愿减排市场方面,文件提出要拓展应用场景,不仅推动国内使用,也要提高国际认可度。通过完善CCER的标准,使其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从而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我国在全球气候治理中的话语权。
沪ICP备2024073073号 Copyright©荣续智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