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0日
2025年2月11日,欧盟《包装及包装废弃物法规》(PPWR)正式生效,取代了实施近30年的旧指令(94/62/EC)。
这一法规不仅对包装设计、材料使用、回收标准提出了颠覆性要求,更通过生产者责任延伸(EPR)和循环经济政策协同两大核心机制,推动全球供应链向可持续发展转型。
本文将重点解析法规的核心措施与政策协同路径,为跨境企业提供应对指南。
立法背景
资源消耗与废物挑战:统计数据显示,欧盟40%的塑料和50%的纸张用于包装,包装废物占城市固体废物的36%。然而,包装废物生成量持续增长,重复使用率和回收率低下,严重阻碍低碳循环经济目标的实现。
法规碎片化问题:成员国间分散的规则和模糊要求导致市场不确定性,增加企业成本,影响内部市场商品自由流通。
循环经济目标:根据《欧洲绿色协议》和《新循环经济行动计划》,欧盟承诺到2030年实现所有包装可重复使用或可回收,并减少过度包装,推动设计优化和再生材料使用。
塑料污染治理:塑料是碳足迹最高的包装材料,但其回收率极低。法规强调提高再生塑料比例,限制有害化学物质(如PFAS和双酚A)的使用,以减少对环境和健康的危害。
国际承诺:法规呼应《巴塞尔公约》《伦敦公约》等国际协议,加强塑料废物跨境管理,推动全球塑料污染治理。
立法意义
促进循环经济: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要求(包括设计、回收、再生材料使用),减少原生资源依赖,提升资源效率。
统一市场规则:协调成员国措施,消除内部市场壁垒,为企业提供明确、一致的标准,降低合规成本。
环境保护与健康保障:限制有害物质(如重金属、PFAS)在包装中的使用,降低微塑料污染风险,确保食品接触材料的安全性。
消费者权益提升:强制标签制度(如材料成分、可回收性标识)增强透明度,帮助消费者正确分类废弃物,减少环境污染。
创新激励:支持可堆肥包装、生物基材料等技术创新,同时设定过渡期豁免条款,平衡环保目标与产业发展需求。
本法规的生效标志着欧盟在可持续包装领域的重大进展,为全球应对包装废物问题提供了系统性解决方案。
政策解读
01目标与适用范围
总体目标
适用范围
02 PPWR核心措施: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管控
包装设计革命:减量化与可回收性
PPWR要求所有包装必须遵循“最小化原则”,即包装体积与重量不得超过保护商品所需的最低限度。到2030年,包装内的空隙占比不得超过50%。
例如,电商企业若使用过大的纸箱运输小型商品,可能面临直接违规风险。此外,法规明确到2030年所有包装需实现100%可回收,并分阶段提升再生材料比例(如塑料包装再生料占比2030年达30%,2040年达65%)。
生产者责任延伸(EPR):重塑企业责任边界
EPR的核心要求:EPR是PPWR的核心制度创新,要求生产者对包装的全生命周期负责,包括设计、回收、再利用及最终处理。具体措施包括:
跨境企业的合规挑战
应对策略
03有害物质限制
合规依据:化学物质管理需符合《REACH法规》(EC No 1907/2006)和《食品接触材料法规》(EC No 1935/2004)。
04标签与合规要求
CE标志使用规范:CE标志仅用于表明产品符合欧盟产品法规,不得用于包装合规声明。包装合规需通过《欧盟符合性声明》证明。
市场监督:依据《法规(EU) 2019/1020》进行市场监管,确保包装符合健康、安全和环境要求。
05循环经济与政策协同:构建绿色产业生态
循环经济:从“线性消耗”到“闭环再生”
PPWR通过三大杠杆推动循环经济:
典型案例:德国已试点“共享包装”模式,电商企业使用标准化可循环箱体,消费者退货时可免费交还至指定网点,单箱循环次数可达50次以上,成本降低40%。
政策协同:环保法规的“组合拳”效应
PPWR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欧盟多项政策形成联动:
协同效益:以汽车行业为例,若企业使用PPWR合规包装并符合《电池法规》的再生材料要求,可同时满足多维度环保认证,获得政府绿色采购优先权。
06数据与执行机制
企业行动指南:合规即竞争力
结论
该法规通过全生命周期管理、严格包装品所用化学成分的限制、强化生产者责任和市场监督机制,系统性推动包装行业向可持续模式转型,目标是减少资源消耗、提升回收率并降低健康与环境风险。
对企业而言,合规已不仅是成本项,更是构建绿色竞争力的战略机遇。唯有将可持续发展融入供应链核心,方能在欧盟乃至全球市场赢得先机。
沪ICP备2024073073号 Copyright©荣续智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