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6日
3月19日,深圳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发布《深圳市推动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建设助力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工作方案(2025—2027年)》。将“打造可持续发展先锋城市”作为核心目标,基本形成头部企业ESG高水平实践、绿色供应链体系ESG高标准建设、ESG投融资市场高质量发展的ESG生态环境。
这个方案填补了深圳ESG体系化政策的空白,走出一条与上海、北京、苏州等城市不尽相同的发展之路,从多个维度打造独树一帜的“深圳特色”——科技赋能+产业协同+规则创新。
一 深圳特色
1 企业体量
深圳市拥有上市企业579家,其中420家企业在A股上市,仅次于北京和上海,总市值占A股市值的10%。制造业与科技企业在这些上市企业中占比超60%,为深圳开展ESG实践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天然场景。
制造业企业在生产环节面临着节能减排、绿色转型的挑战与机遇,而科技企业则能够凭借自身技术优势,为ESG相关技术研发、应用场景拓展等提供有力支持,二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动深圳ESG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2 政策支持
深圳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在2019年发布的“双区驱动”战略中就已明确提出建设“可持续发展先锋”的目标。
此次《方案》的发布,是对这个目标的深化。深圳期望借助构建ESG全流程标准、增强企业责任意识以及激发绿色金融活力,打造一个“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资本助力绿色发展、城市实现绿色转型”的良性生态闭环。
一方面,深圳将搭建ESG全流程服务标准,涵盖信息披露、鉴证以及评级等环节,制定规范与指南,为ESG服务提供清晰的操作指引。
另一方面,深圳将强化企业ESG管理标准建设,针对应对气候变化、污染防治等关键领域,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标准,助力企业提升自身治理效能与可持续发展能力。
另外,深圳还将积极推动企业践行社会责任。通过政策引导与激励措施,鼓励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充分考虑环境与社会影响,主动披露ESG信息。
二 深圳2027总目标
三 深圳ESG的执行特点
1 深圳特色的标准体系
深圳着力构建“深圳特色ESG标准体系”,尤为重视探索与香港、澳门在ESG标准及评价方面的互认体系。
凭借“规则对接”,跨境企业的合规成本将大幅降低,有效打破深港澳之间的制度性障碍,为三地在ESG领域的深度合作与协同发展开辟广阔空间。
全流程标准的构建涵盖了披露、鉴证以及评级环节,是《方案》的关键任务。深圳大力支持行业协会、研究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地方标准与行业指南的制定工作。
针对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深圳具有显著优势的重点领域,将专门出台可持续信息披露细则,同时深入探索与之适配的鉴证规范和评级方法,以此推动相关行业在ESG实践上的规范化与专业化发展。
2 聚焦与分层
企业端,深圳采用“管理标准”与“实践指引”并行的策略。为全方位提升ESG实践水平,深圳针对不同类型企业制定了差异化策略。
市属国企需要深化ESG治理,将ESG理念深度融入企业社会责任与绩效管理体系中,积极探索新兴业务领域,着力构建绿色供应链,为行业树立标杆。
外贸企业应积极投身绿色贸易,发挥自身带动作用,促使上下游企业协同实现绿色转型。
出海企业需借助ESG提升国际竞争力,从容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贸易规则。
对于民营中小企业,深圳通过宣传引导与激励机制,激发其践行ESG理念的积极性。
大力培育ESG咨询服务机构,积极推动ESG创新试点,确保各个领域都能在ESG建设进程中找准自身定位,实现特色发展。
3 ESG的投融资市场
深圳提出构建ESG企业和项目库,囊括清洁能源、生态修复、绿色基建等多个与可持续发展紧密相关的领域。通过实施动态管理,该库能够不断优化资源对接,使优质的ESG项目与合适的投资资源精准匹配,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同时,对金融机构提出了明确要求,不仅要加强环境信息披露,做到信息透明化,而且要将ESG相关指标纳入年度考核体系,从内部机制上促使金融机构重视并积极参与ESG事业。
深圳积极探索碳账户与金融场景的融合创新,开发出与企业“减排表现挂钩”的信贷、债券产品。此外,境外资本可以借助QFII、QFLP等渠道参与深圳绿色金融市场。
4 数智化赋能
依托深圳制造业与科技企业基础,大力推动“绿色技术+ESG管理”的深度融合。制造业企业在生产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节能减排经验与技术,科技企业则拥有强大的数据处理、分析能力。
两者强强联合,共同解决长期以来困扰ESG发展的数据孤岛难题。通过构建统一的数据标准与共享平台,打破不同企业、行业间的数据壁垒,实现ESG数据的自由流通与深度整合。
5 对外合作交流
深圳充分发挥自身在科技创新、绿色产业发展等方面的优势,将本土先进的ESG实践经验融入国际标准之中,发出中国声音,贡献深圳智慧。
同时,组织ESG实践先锋企业评选活动,挖掘一批在ESG领域表现卓越的企业,树立行业标杆,向世界展示深圳企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积极探索与显著成效。在深化粤港澳大湾区ESG交流合作层面,深圳着力构建标准和评价互认体系。粤港澳三地在经济结构、产业优势上各有特色,通过标准互认,能够降低企业在跨境业务中的合规成本,促进区域内ESG资源的高效配置。
例如,在绿色金融领域,统一的标准能够让金融机构更便捷地为大湾区内的企业提供跨境融资服务;在环境治理方面,一致的评价体系有助于三地协同开展污染防治等工作。
通过这些举措,深圳的ESG理念和实践得以走出国门,迈向世界,在全球ESG舞台上不断提升自身的影响力,引领可持续发展的新潮流。
结语
深圳在ESG领域的探索与实践,勾勒出一幅可持续发展蓝图。从数智化赋能推动数据融合创新,到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提升国际影响力,深圳将持续释放ESG发展潜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更多宝贵经验与创新模式。
沪ICP备2024073073号 Copyright©荣续智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