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出台“绿色金融”二十条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0日

为了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大决策,更好地支持吉林省的绿色低碳经济发展,2024年5月21日,央行吉林省分行联合吉林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吉林省发改委、吉林省工信厅、吉林省财政厅、吉林省生态环境厅、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吉林监管局、中国证监会吉林监管局等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吉林省绿色低碳发展的若干措施》。

这项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落实央行等七部委发布的《关于进一步强化金融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指导意见》(银发[2024]170号)的精神,推动绿色金融的发展,更好地服务吉林省的绿色低碳经济,进一步推动金融机构提供更优质的绿色金融服务。

政策背景

为了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结合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吉林省进一步加强金融对绿色低碳发展的支持,提供更优质的金融服务,推动环境改善、应对气候变化和资源节约高效利用,促进各类绿色低碳政策的协同推进,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为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23年,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要大力发展绿色金融。在各部门和金融系统的共同努力下,吉林省支持了一批绿色低碳转型项目和企业的发展。

主要措施

“绿色金融”二十条,以“碳”为重点对象,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具体措施,为吉林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精准有力的政策支持。

  • 加大绿色信贷和绿色债券的支持力度
  •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和服务
  • 加强对绿色低碳转型重点领域的融资支持
  • 推动环境信息披露和碳核算
  • 建立环境和碳减排数据共享机制
  • 强化应对气候变化的风险能力

此外,央行吉林省分行指导成立了吉林省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并与吉林省生态环境厅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加强信息共享和优质项目融资对接。省内银行机构也创新推出了多种以绿色动产为抵押的绿色贷款产品,形成了“投承联动”“债贷结合”“银政结合”等特色业务模式。

案例解析: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

某汽车经销店成立于2019年,是一家高端汽车品牌的授权经销商,在吉林省内销量名列前茅。从2022年起,这家汽车品牌集团的中国总部推动旗下经销商进行绿色转型,启动了“领创绿星”计划,通过绿色电力、绿色环境、绿色运营和绿色践行等方面,鼓励和支持经销商通过可持续服务体系认证,打造绿色低碳的客户服务体系。2023年,这家经销商通过了“领创绿星”项目认证,成为吉林省首批通过认证的经销商之一。

业务模式:挂钩可持续发展指标,降低融资成本

兴业银行长春分行针对这个品牌集团总部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分析了绿色环境和绿色电力等方面的低碳转型需求。最终以绿色电力使用量和“领创绿星”项目的认证评估分数作为贷款利率的挂钩指标,为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节约融资成本。

这是该行首笔汽车经销商可持续发展类贷款,从方案设计、合同拟定到业务审批,各个环节紧密沟通。从了解企业低碳转型需求、方案设计、合同拟定、业务审批,最后到贷款落地,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成功为企业提供了3000万元的流动资金贷款,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引导企业向节能减排和低碳领域转型。

成果小结:

这种贷款的核心特点是将贷款成本与借款人的可持续发展绩效指标挂钩,激励借款人实现预定目标。可持续发展挂钩贷款有助于支持更多环境友好型商业活动的增长,是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重要金融工具之一。

案例解析:碳减排挂钩贷款

近年来,国家积极推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吉林省西部的新能源产业也逐渐发展起来。某电气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位于白城市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主要生产变压器、输变电设备、风力发电机机舱罩等,属于新能源产业的重要配套企业。

业务模式:碳减排挂钩贷款

吉林银行将企业的贷款利率与其用电量挂钩,依据企业的碳能力评分,设置不同档次的利率。如果企业的碳能力评分达到或超过同行标准,将享受优惠利率,反之则提高利率。通过这种方式,激励企业采用节能降耗技术,实现绿色降碳目标。

在吉林银行、国网吉林省电力有限公司和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的共同推动下,这家公司依托碳能力评估报告,向吉林银行申请了1000万元的贷款,获得了利率优惠。

成果小结:

碳减排挂钩模式将企业的贷款利率与二氧化碳减排量等关键绩效指标挂钩,如果企业达到或超过预设的减排目标,将享受优惠利率。这种方式激励企业内生碳减排动力,将碳减排效果转化为经济效益,通过金融让利支持企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吉林银行的碳减排挂钩贷款成功实施,是与国网吉林电力共同助力企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实践,也是吉林银行积极探索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助力地方经济绿色低碳转型的有力举措。

附:二十条的具体内容

  1. 增加绿色贷款:鼓励银行增加对环保和低碳项目的贷款支持,按照国家的绿色金融标准来操作。
  2. 扩大贷款抵押物范围:允许银行接受用能权、排污权、收费权、碳排放权等作为贷款抵押品。
  3. 丰富绿色金融产品:支持环保项目的金融需求,帮助清洁能源项目发行投资基金,发展绿色保险产品。
  4. 加强融资对接:更多地收集和对接高排放行业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融资需求。
  5. 使用碳减排支持工具:积极使用国家提供的工具来支持碳减排项目。
  6. 降低绿色贷款成本:采取措施降低绿色贷款的融资成本。
  7. 发展绿色债券市场:支持发行绿色债券和其他环保相关的创新金融产品,推广各种结合贷款和投资的业务模式。
  8. 支持高排放行业转型:帮助高排放行业和项目实现绿色低碳转型。
  9. 发展气候投融资:申请成为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推动相关项目的实施。
  10. 支持传统行业升级:鼓励银行为经过环保认证的绿色工厂提供贷款,给予优惠利率。
  11. 推进碳交易市场:促使省内企业在全国碳排放管理平台上披露碳排放信息。
  12. 加强环境信息披露 扩大银行和金融机构披露环境信息的范围,提高披露质量。
  13. 探索碳核算 开展碳排放量的核算工作。
  14. 建立数据共享机制 建立环境和碳减排数据的共享机制。
  15. 提升应对气候变化能力 强化金融系统应对气候变化风险的能力。
  16. 推进绿色金融改革 支持长春市申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推动区域绿色金融发展。
  17. 加强组织领导 要求省内各金融机构建立有效的工作推进机制,切实推进绿色低碳发展的金融支持工作。
  18. 加强交流合作 充分发挥吉林省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的作用,鼓励有条件和意愿的金融机构采纳或签署绿色金融和可持续金融的国际原则或倡议。
  19. 加强评价激励 定期披露绿色贷款统计数据,持续进行绿色金融业绩评价,激励金融机构不断提升绿色金融服务水平。
  20. 加强培训宣传 加强对金融机构和社会公众的培训和宣传,提升对绿色金融的认知和参与度。

 

沪ICP备2024073073号 Copyright©荣续智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