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发布《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发布时间:2024年06月20日
2024年3月15日,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和其他部门共同制定了《北京市促进环境社会治理(ESG)体系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推动北京经济和社会向绿色低碳的方式转变。通过这个方案,北京希望能够在信息公开、ESG生态系统建设、评级体系提升和ESG实践方面做得更好,目标是成为全国乃至国际上ESG发展的一个典范。
- 适用对象:针对北京市的ESG生态链企业,尤其是北京市的上市公司(A股或H股)。
- 执行时间:设了两个时间节点,分别是2027年和2035年。
2027年,形成ESG生态圈
|
2035年,深化ESG生态圈
|
完善ESG政策体系
|
ESG体系法治化
|
加快形成生态体系
|
完备ESG生态体系
|
提升ESG信息披露率
|
充分高效的信息披露
|
提升鉴证和评级水平
|
凸显特色化的评级体系
|
丰富和深化ESG实践
|
丰富多彩的实践
|
完善相关标准体系
|
监管体系有效运转
|
《实施方案》的背景
北京是全球的焦点,北京的国际地位推动它去把握国际发展的脉搏,用政策的指引,引领ESG向更高质量迈进。这不仅是为了打造一个有中国特色的ESG体系,更是为了在国际合作的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角色。
要让北京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就需要政府和市场携手共舞。通过法律的力量和标准的引导,可以促使企业在环保和社会责任上做得更好。同时,借助ESG的新政策工具,也可以点燃市场的激情,增强北京的持久魅力,为这座城市的繁荣未来提供强劲动力。
ESG不仅关乎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它还涉及到金融、咨询、评级等多种服务行业。北京在这些领域有着天然的优势,发展与ESG相关的服务业正是新时代下的重要发展方向。这不仅能为北京带来新的经济增长点,还能推动服务业的创新和升级。
《实施方案》的重点:
- ESG披露:
ESG报告的披露情况是这份实施方案的核心之一。
- 披露率
- 到2027年,北京的上市公司中,ESG信息披露率达到70%左右。这个比例远高于三大交易所设定的2025年披露目标——从目前的数据看,不到10%。
- 鼓励规模较大的企业,按照北京的ESG信息披露标准,公开他们的ESG信息。
- 对于中小微企业和社会组织,引导相关机构建设公益性、简易、轻量化ESG系统,让他们管理和披露ESG信息。
- 披露标准
- 支持行业组织和企业,制定适合北京的ESG信息披露标准,推动京津冀ESG标准的协同发展。
- 参与制定国际、国家、行业和地方的ESG标准。
- 推动这些标准在实践中的应用。
- 特别强调环境信息的披露
- 被列入名单的企业按法律规定公开环境信息,鼓励其他企业也自愿公开。
- 推动那些排放碳、消耗能源资源多的企业,以及餐饮和食品企业,在现有报告制度的基础上,更多地公开节能和减少食品浪费等方面的信息。
- ESG生态体系:
- 优化ESG生态体系,提升人才、信息、资金和中介等方面的条件,促进ESG产业的发展,让它更集中、更规模化。
- 支持北京绿色交易所和香港交易所合作,鼓励企业把ESG融入发展战略,建立有效的ESG管理体系。
- 推动各种行业管理部门的数据有序开放,使公众更容易获取ESG相关信息。
- 支持通州区政府出资设立ESG主题股权投资基金,投资于绿色低碳和符合ESG标准的产业,培育优质企业。
- 支持设立ESG行业学会、协会,促进行业自律和专业化发展,为政府决策提供支持,服务企业实践ESG。
- 办好“中国ESG大会”,打造国际国内交流平台,推动中国特色ESG的国际传播。
- 评级体系:
鼓励评级机构接轨成熟的国际评级体系,同时加入中国特色和北京特点的评价维度,如绿色发展、节约资源、反食品浪费、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目的是构建一个符合国内外投资者需求的ESG评级指标体系。
- ESG实践:
- 鼓励将ESG理念纳入政府投资项目的研究中,政府采购中也要考虑供应商的ESG评级水平。
- 吸引践行ESG理念的金融机构在京落地,发行ESG相关金融产品。
- 支持北交所上市公司的ESG建设,主要是提升ESG报告的披露质量。
- 促进京津冀ESG协同发展,包括人才、金融、技术、信息等各方面。
- 试点示范:
- 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开展ESG创新发展试点,支持企业提供ESG评价和咨询服务,探索建立ESG数据库和数据共享机制,推动企业ESG信息披露和治理的数字化创新。
- 支持丰台区发展ESG服务生态试点,吸引国际知名的律师事务所、ESG评级和鉴证机构等,完善ESG服务链,并建立专业人才储备机制。
- 监管体系:
- 设计ESG政府监管机制,加强ESG投资监管。
- 鼓励行业协会、产业联盟等机构加强行业自律,促使评级机构确保评级结果的科学性,加强对评级机构和咨询机构的宣传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