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年12月24日
香港品质保证局是由香港政府为协助工商业管理体系发展而成立的非营利组织,是香港认证行业的领导者之一,为推动市场及企业的多维度高质量发展有重要意义。
对香港品质保证局可持续发展评级与研究平台的评级流程进行解析,旨在为中国内地评级流程提供参考以及企业(尤其是A股企业)在执行可持续发展实务时可更有针对性的制定专项评级提升策略。(香港品质保证局可持续发展ESG评级与研究平台,以下简称HKQAA SRR)。
HKQAA SRR的发展背景
香港作为全球前十的国际金融中心,近几年积极推进可持续金融发展和企业ESG社会实践,以期在亚洲乃至全球可持续金融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争取发展成为国际绿色金融中心。
HKQAA SRR于2014年专为恒生可持续发展指数而设,旨在向国际投资者提供中国及中国香港企业可持续管理绩效参考,推动可持续发展投资市场以及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执行力度和披露质量。
截至目前,恒生基于HKQAA SRR评级体系下的可持续发展指数已发布香港上市指数5条,内地上市2条。在2019-2020年度,HKQAA SRR基于恒生指数公司确认的合资格候选股份对1724家上市公司进行了可持续发展评级,其中包括港股的482家上市公司和A股的1242家上市公司。
其评级结果不仅用于编制年度汇总报告、恒生可持续指数成分股参考,被评估企业也将收到单页评级报告作为对可持续发展实务的改进指引。
表1:恒生可持续发展系列指数展示
来源:恒生指数有限公司
HKQAA的ESG评级体系
HKQAA 的ESG评级体系是为恒生ESG指数的构建而发起的,市场上也称为“恒指ESG评级体系”。截至2022年底,其覆盖公司达到了近2,000家。恒指ESG评级对象除了港股公司外,主要是沪股通、深股通以及“A+H”股公司。
香港品质保证局(HKQAA)的ESG评级体系主要特征如下:
评估依据:采用“被动+主动”的资料收集模式
——既有公司公开披露的信息(如公司官方网站、年度报告、ESG 报告、媒体新闻等),也涉及公司问卷调查的结果。
——问卷主要包含三类问题,即必须回答的问题、指定行业回答的问题、自愿回答的问题。前两类是主要评估内容,自愿回答的问题在表现突出时可适当加分,若相关做法被广泛采用或公众接受,则可能转为前两类问题。
评级框架:由涵盖七大核心议题的指标组成,包括企业管治(CG)、人权(HR)、劳动实务(LP)、环境(ENV)、公平运营实务(FOP)、消费者议题(CI)、社区参与和发展(CID)。
每个议题下构建了诸多考查点,并设置五个得分类别,代表公司在管理各个 ESG 实践方面的成熟度水平。
图 2:HKQAA SRR 七大核心指标
来源:恒生指数公司ESG年度检讨(2020)
风险调整:ESG得分会根据公司所在国家和行业的风险情况进行调整。
针对国别风险,参考五项议题方面的国际标准,事先设定相应国家在这些议题下的议题风险调整系数;
针对行业风险,绘制行业风险地图,根据不同风险程度事先设定相应行业的议题风险调整系数。
被评公司最初的七个议题得分,经国别和行业的议题风险系数调整(相乘)后,得到新的议题得分。
媒体舆情事件考量:设置“媒体观察”机制,识别可能对公司声誉和核心业务产生破坏性影响的媒体评论及其他公开信息。若公司成为指控对象并可能面临业务、客户、销售额损失,或承担法律责任及负债、诉讼、罚款等后果,将被标记。
评级团队会根据事件的严重性(是否为系统性问题、是否持续存在等)以及公司在问卷中的响应来分配扣分率。针对一次性问题,其对公司评分的影响通常会在3年后逐渐消失。
整体评估流程:
——初步评估:每年年初,恒生指数公司将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名单交给香港品质保证局,后者通过公开渠道信息研究和分析被评企业的ESG表现,同时完成“媒体观察”工作。
——公司反馈:初步评估后,香港品质保证局将预填问卷发给公司审核确认,包含“媒体观察”事件信息。公司若对初步评估结果有意见,可在截止日期前通过邮件或指定在线平台提供实质性信息和支持证据。
——评分与评级汇编:根据最初评估结果、公司反馈、国别和行业风险调整以及媒体观察扣分处理,将被评公司的议题得分加总为最终的ESG得分,再根据所得分数区间确定相应的评级等级。
评级方法解析:
1. 计划-执行-检查-行动(Plan-Do-Check-Act,PDCA)管理方法
HKQAA SRR评级体系共涵盖7大核心指标39个二级指标和近400个实务数据点,评价小组利用其PDCA执行度评分机制对标的企业的公开资料收集分析以及问卷反馈(必答题/行业专项题/选答题)结果进行打分(1-5分)。可初步衡量目标企业不同指标下的实务表现、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2. 问责性原则评级调整
问责性评级是SRR方法学中重要的调整因子,强调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对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实务的参与程度。
其包括问责性原则、包容性原则、响应性原则、重要性原则和完整性原则,每个原则下按照执行程度(%)“完全遵从、大部分遵从、最低限度遵从和不充分遵从”四个维度递减进行评定。
所有原则都以包容性原则为基础展开,利益相关者通过参与制定可持续性发展目标和战略对策(包容性),确定与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相关重要指标并做出问责和回应。
3、国家风险因子调整
国家风险因子调整基于目标企业主营业务所在国家,就地方政策要求、经济发展阶段、行业发展前景、平均收入水平、环境影响等进行分析。去除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实务绩效,从宏观角度衡量目标企业业务的可持续发展性。此风险调整分列国家和行业专项,以100%为基准,低于标准进行扣减方式执行。
4、媒体观察
媒体观察是HKQAA SRR评分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一种持续监控机制,旨在识别可能对公司声誉和核心业务造成破坏性影响的媒体评论和其他公共信息。其评级依据事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7大核心指标可能造成的影响程度分为灾难性、严重和中等及微小三级。
未来发展
从SRR评级流程来看,其整体评级结果虽因缺乏对中国内地设置本土化指标结果有所偏颇,但其流程中对企业执行程度分5等级评分制、企业通过问卷补充支持文件及从国家和行业的宏观视角对企业可持续经营风险调整都是提升评级机构ESG结果客观性的正面参考。
值得注意的是,国内评级机构后续发展方向可参考HKQAA的企业问卷调查以及评级结果反馈机制,并更进一步将可持续发展理念由单向传导发展为双向沟通,邀请更多企业积极主动参与完善ESG评级体系,推动中国ESG理念的全面发展。
明确企业在执行ESG实务时除了需提高整体可持续发展管理和信息披露的质量外,还需额外关注对重大性指标的评估流程,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实质要素。
同时,被选HKQAA评级的上市企业需有效利用其问卷反馈机制,积极补充中国内地特色可持续发展实务的信息点,以推进更为契合中国内地特色指标的构建,提高HKQAA对A股公司评级的准确度和恒生可持续发展系列指数的表现。
沪ICP备2024073073号 Copyright©荣续智库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