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ESG30人论坛2024年会召开,发布重磅白皮书!

发布时间:2024年11月20日

2024年11月9日下午,第十五届财新峰会ESG专场暨中国ESG30人论坛2024年会在北京举行,本次会议主题为“寻找价值之锚”

年会深入剖析了时代命题,研讨ESG在应对时代挑战中所承担的角色。同时,会议围绕资本市场长期发展、绿色低碳转型、企业出海、科技向善、新质生产力培育等当前关键的经济场景,深度挖掘ESG创造价值的路径。

在变革时代,需锚定价值,稳扎稳打,方能实现长远发展。

在本次年会上,《2024中国ESG发展白皮书》正式发布,白皮书涵盖了多个与ESG相关的主题,全面剖析了中国ESG领域的最新进展与未来趋势

会议亮点:四场主题讨论

1.深水区的ESG投资:坚守与突破

随着全球绿色转型深入、海外市场变化及国内外监管持续推进,ESG投资已迈入2.0时代。

在历经市场与监管的考验后,ESG投资面临自身定位、构建可靠的实质性逻辑与方法论、科技助力方式等问题。

同时中国市场需要进一步强化激励约束机制、尽责管理制度、信息披露、产品分类标准、公司治理和中小投资者保护等生态建设,以此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和长期价值创造。

2.构筑经济“向新力”

中国经济正处在新旧动能转轨的关键阶段。

在绿色转型挑战面前,需保持定力并选择合适的政策工具,进一步推动绿色生产力等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建立公正转型机制。

要积极应对新能源产业“内卷”问题;面对人口、自然资本等约束的变化,需探索共建、共赢、共享的新型生产关系和商业模式,进一步释放要素价值;面对新全球化引发的全球供应链重组,要协调海外利益相关者关系,开启“新出海”,建立与全球的新链接。

3.人工智能的善治之道

当前,AI治理与发展已来到关键时刻,生成式AI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其中,发展与治理的平衡问题尤为突出,人工智能技术发展速度远远超过监管制度制定速度,这让人工智能监管变得极为复杂。

随着人工智能能力不断增强,需明确人类在与人工智能合作中的角色,落实对人工智能的管控和治理措施。同时,国际格局变化之际,要加强国与国之间在人工智能治理领域的沟通与合作。

4.碳定价和碳交易下一步

碳定价碳交易对于减排和绿色创新有着关键作用。2024年,中国自愿碳市场重启且全国碳市场扩容。当前,中国市场的碳定价机制和交易机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内容。

企业和金融机构要适应碳管理时代的来临,积极推动碳金融发展。同时,要在多边框架下协同全球碳定价机制,促进国际碳市场的发展。

闭幕演讲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创院理事长屠光绍先生作了闭幕演讲。他提到,今年是ESG概念提出20周年,全球ESG投资出现了分歧和“退潮”现象。此时,ESG投资需正本清源、回归初心,重点要理清价值观、方法论和持续性这三个基本问题。

1.价值观

ESG投资可被视为价值观投资。投资追求价值,但与投资收益有别,价值是随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变化且受价值观影响的。

当前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挑战,企业作为经济社会微观主体,其经营发展和价值要反映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要求,这是ESG投资的核心导向。

所以,ESG投资是投资在可持续发展阶段的新趋势。若简单认为ESG投资产品收益高于其他投资产品并向市场推介,会误导投资者,不利于ESG投资发展。

2.方法论

ESG投资与传统投资方法论不同,它将环境、社会、治理等传统投资中不太受关注的非传统内容(非财务内容)纳入投资业务,需要了解被投企业或项目的财务和非财务“两张表”,所以传统投资方法不完全适用。

而且,可持续发展涉及面广,全球各地区既有共同方向也有差异,这要求ESG投资因地制宜,构建具体投资体系。目前虽已形成一些ESG投资战略、策略和工具,但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

3.持续性

持续性是ESG投资的核心问题。ESG投资旨在助力可持续发展,若自身发展不可持续,则无法服务于可持续发展。这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如标准、评价、鉴证、数据等制度体系,也需要完善的生态体系,同时ESG投资机构的能力建设也极为关键。

可持续发展是长期任务,ESG投资是“长赛道”,只要人类社会追求可持续发展,无论ESG形式如何,其投资实质都有强大生命力。

当前部分国家ESG投资“退潮”并非坏事,能让人们更清晰地分析和把握ESG投资的正确做法,为未来ESG投资和可持续投资积累更坚实的发展力量。

2024中国ESG发展白皮书发布

年会发布6个报告和1个倡议。

公开报告:
《2024中国ESG发展白皮书》
《人本智能:人机共生时代的科技发展观》

倡议发布:
《人本智能——人工智能发展与治理倡议》

《2024中国ESG发展白皮书》涵盖了多个与ESG相关的主题。

包括2024年度中国ESG基金发展报告、2024年中国ESG政策发展回顾与 2025年展望、全球ESG投资趋势、中国企业出海的ESG合规挑战与策略、国内外碳市场展望与中国企业应对、资管机构生物多样性风险、ESG 2.0实践前线等内容。
还列举了多个企业在ESG实践方面的案例,如联想集团出海、蚂蚁集团价值创造、远景推动绿氢革命、农业银行和光大银行的ESG探索、东方证券气候风险管理等。
白皮书指出,ESG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融入多国战略,形成多层次治理和政策体系。

欧盟在金融、产业、供应链等多领域出台全方位政策。中国在新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战略和“双碳”目标推动下,ESG与经济社会加速融合,中央顶层设计、部委政策部署、地方实施跟进与创新,推动社会共识形成,且环境、社会外部性正被定价纳入经济系统。

以ISSB两份准则出台为标志,全球可持续信息披露有重要进展,国家和地区性建设持续推进,新兴市场积极参与,更完善的信息披露为ESG投资和实践筑牢根基。

实践丰富性拓展了ESG内涵和生命力,对金融投资机构和企业而言,ESG价值超越狭义风险管理,是战略思考坐标、业务创新方向和企业出海方法论。

从全球到地区和国家层面,全方位体系重塑全球经济运作模式,虽有美国市场“退缩”等“冷热不均”现象,但绿色和可持续转型是机遇,中国和中国企业应把握机遇、管理转型,朝着目标前行。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可持续发展上的努力意义重大。中国践行ESG,既是自身迈向现代化的需求,更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有力贡献。一起关注并携手推动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实践吧!

 

沪ICP备2024073073号 Copyright©荣续智库 版权所有